南京网站制作公司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安优观点 -

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发布时间:2024-08-29

来源: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建设的前提

1.建立起以城市中心图书馆为总馆,各镇区为分馆、村、社区图书馆以及图书流动车为补充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结合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实现共建共享各类型数字资源,激活本地区原有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组合和共享。城市中心图书馆(下称中心馆)牵头整合城市社区图书馆信息,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平台。由城市中心图书馆社区分馆(下称社区分馆)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本社区特色的数字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2.数字化基础设备

数字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备投入,社区分馆需要配置的数字化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4—10台,8口以上交换机一台,条码阅读器2台、扫描仪2台;软件包括安装分馆业务系统和ADSL网络信息高速公路。

3.数字化建设对社区分馆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要求。

首先,图书管理员应逐步完成从传统、单一的图书管理、信息提供到信息导航以及信息精选角色转变。信息精选要求我们图书管理员对外针对读者提出的咨询问题能够提供最真实准确的信息,对内要求管理员对形形的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自身的存储能力建设起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二、建设的步骤及建成后的功能扩展

1.建设步骤

在中心馆建立统一数字化平台的的前提下,社区分馆数字化建设主要分三个步骤来实现:

(1)实现全地区目录检索数字化,组织建立以中央书目数据库为依托的本地区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OPAC),强化总馆和分馆之间的信息存取和利用功能。做到只要键入书名关键字,系统就可以自动查找到该本书的馆藏情况并提示读者在哪一个或几个分馆可以借到,由此可使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轻松了解到本地区文献资料典藏情况。

(2)实现全地区文献资料数字化。社区分馆可据自己的馆藏情况把馆藏研究级的特色图书优先建立数据库,带特色库上网是以现代化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社区分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值得我们强调的一点是: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数据采集、录入的规范化。使得全地区各馆馆藏文献资料实现数字化,极大加快了文献检索速度,并且实现了远距离查阅,这将大大提高读者阅读利用本地区文献资料的速度。

(3)逐步实现网上联合参考咨询,解答各分馆读者及工作人员的疑难问题。

2.数字化后的图书馆功能扩展

如果说中心馆的服务要求大而全,那么社区分馆的服务就应该从自身的条件出发建设迎合社区需求发展特色服务,逐步成为社区的信息服务集散中心。在我国,社区图书馆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供诸如政府政策性法律法规查询、本地区交通信息查询、劳动就业信息查询、升学留学资讯查询、餐饮娱乐场所介绍、旅游信息指南等等。此外医院也可将和社区分馆合作,通过网络为市民提供网上诊所,提供心理咨询、急救指南等;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宣传的重要窗口社区分馆应该列入政府抓精神文明建设时的统筹范围,在这里市民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政府精神文明建设最新的主导思路、最新的思想著作等等。

三、建设的经费保障

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经费的保障。社区图书馆初期数字化建设还是应该由财政整合地方实际情况统筹解决,原因为:1、数字资源其本身有共享性,为避免重复建设,地方财政可以安排本地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启动资金,由城市中心馆发挥总馆效应,对本地区各社区分馆原有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建立统一数字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社区图书馆由于其自身的灵活性强可以争取社会力量方式联合建设。社区图书馆大多建在人口密集地区,可以和有一定资质的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图书馆数字化发展需要的发展经费,相对的企业可拥有社区图书馆的冠名权并享有社区图书馆提供的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个性化文献和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第2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存储技术;发展对策

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将信息资源以数字化方式存贮并通过网络提供即时服务的信息系统,因而信息资源数字化是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根本条件,也是数字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关键步骤。但目前高校信息数字化中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重复建设、知识产权、技术应用和标准与规范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校在实施信息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更新观念、统筹建设,还要规范标准、加强立法、提高馆员素质,更要加强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

一、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数字化

(一)信息数字化的内涵

从社会信息化环境来说,数字图书馆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对不同载体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搜集、选择和规范化处理,使之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建立分布式的馆藏信息资源库和虚拟信息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用户提供无时空限制服务的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搜集、保存和传递数字化信息,可以称之为数字化信息的存储和传递中心,因而信息数字化建设无论从质量还是从数量上都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信息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信息数字化技术包括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技术、存储技术和压缩技术等,其关键技术是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技术和存储技术。1.数字化信息的生成技术包括有键盘录入和非键盘录入两种方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第二种方式。键盘录入是一种手工转换的文本模式;非键盘录入包括手写识别技术、印刷文稿扫描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在信息数字化实际工作中,高校许多数字图书馆都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规避键盘录入的较高错误率和扫描方式对硬件的较高要求。2.数字化信息的存储技术包括直接存储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直接存储技术是目前大多数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存贮技术,主要包括光盘塔技术、磁盘阵列技术和磁带库技术;网络存储技术包括直接附加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ISCSI)技术和内容寻址存储(CAS)[1](P.20-21)。

二、信息数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信息数字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观念和技术的落后,信息数字化建设整体上呈现出数字信息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版权保护立法不健全、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标准和规范化建设滞后等问题[2](P.13-14)。

(一)重复建设问题

由于国内各地区、各系统以及各馆之间无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也无规划布局和分工实施计划,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全局性的统一规划和政府权威部门的协调,相当多的所谓数字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各自为政、贪大求全和相对分散的无序状态,信息资源重复现象的问题严重。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各级各类数字图书馆都在进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甚至引进CNKI等数据库,这种现象在各大高校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数字化中也非常普遍,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存在着潜在的数字信息资源重复建设问题。

(二)知识产权问题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开通,数据库的利用将越来越广泛,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就不可避免,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关于网络作品的制作、传播和使用的版权保护问题,让一些数字图书馆在实践中遭遇法律尴尬。著作权人公开指责图书馆界滥用权利,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出版界也有人认为文献信息的数字化是复制出版界的出版物,在网上出现了成千上万的复制本、使出版界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而图书馆界则认为信息获取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版权人手里,这样会严重地影响知识的创造和传播。因而制定网上数字化文献的著作权法律法规已成当务之急。

(三)技术应用问题

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收藏和网络数字化资源的采集,图书馆越来越多的信息一入馆就是数字化的,而传统馆藏,进行数字化转化所使用的技术主要是光学字符识别(OCR)扫描录入方式。一般的OCR录入系统能够实现对各种现代书籍、简繁体书籍、报刊杂志、公文档案的录入识别,且识别率高,还能实现各种校对,然而,对于传统馆藏文献的数字化,特别对含有繁体手写汉字的古籍文献、简繁混排的中文文献、专业性强的中文文献以及难于机检的汉字文献,OCR技术目前还存在很大的误识率和拒识率,为此,需要对OCR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提高其应用的全面性,并要引入中文校对、录入。

(四)标准与规范问题

目前主要有:1.缺乏对标准规范重要性的认识;2.缺乏普遍接受和广泛应用的关键标准规范;3.缺乏对标准规范建设的系统化把握;4.缺乏对标准规范的开放描述和开放应用;5.缺乏开放、联合、共享的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机制。例如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软件系统差异很大,如ILAS系统、图书馆集成系统等,其标准和格式都不一致,导致开发的数据库不能兼容,检索界面不一,检索途径也不同,检索语言也无统一的规范控制,无法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信息数字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特色数字馆藏建设

只有具有特色的数据才能赢得较高的网络访问频率,才具有资源共享的价值,也是各大数字图书馆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效益的文献信息共享模式。因此,在进行本馆的信息数字化建设时,除了需要全面考虑文献价值、用户需求、载体形态、技术可行性和著作版权等一般因素外,还需要科学而系统地考虑馆藏内容、馆藏特色,尤其是馆藏结构和馆藏级别。馆藏级别一般可以划分为永久保存级、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4个基本层次。永久保存级馆藏是指具有确定的保存价值和用途,并具有惟一性的特色文献;服务级馆藏是指十分有用和必须的虚拟馆藏;镜像级馆藏是指其他数字图书馆馆藏的拷贝,与永久保存级相同的是它们都是现实馆藏,与之不同的是它缺乏惟一性;链接级馆藏则是贮存于其他数字图书馆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其内容较为广泛,与服务级馆藏相比,它与用户的相关性要低一些。只有通过这些特色数字馆藏的建设,才能真正优化馆藏文献的结构,加快馆藏信息利用,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文献资源的保障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二)从信息源头加快信息数字化建设

文献信息资源的源头在出版社和出版商,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源被出版系统数字化,这个资源如能加以利用,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据2001年统计,全国530家出版社的图书总量是154 526种[3](P.32-33),一年的文献资源总量就相当于一个中型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全部馆藏总量,而且还在逐年递增。如果把信息数字化的生产重任交给出版商,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可以大量减少信息资源重复数字化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另一方面,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者可以通过与出版社合作取得授权来解决信息资源建设、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既能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又能照顾到出版商利益,同时还能让各类文化、科技的文明成果纳入数字图书馆,使其能为更多的人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三)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

无论是从数字图书馆建设,还是从文献信息数字化技术来说,技术问题仍然是制约着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问题。数字图书馆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立项研究开发新的应用技术,而且还需要各种高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应用。目前,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关键技术在发达国家已趋于成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强技术研发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的实际出发,组织专人对信息数字化关键技术进行跟踪、研究、攻关;2.借鉴引进适合国情的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3.集成和采用以国家“863”计划为代表的国内已有的科技成果;4.开发适合我们自己的先进技术,如电子信息处理技术、指引库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及信息媒介技术,同时规范有关技术标准[4](P.55-56)。

(四)促进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数字化涉及文献描述、组织和检索多个方面,各个数字图书馆之间想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就必须统一标准。因此,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走资源共享的道路,必须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各图书馆文献分类编目不统一,对资源共享造成很大的障碍,在书目数据方面,数据不标准就不能保证用户从各个角度迅速、准确地检索资料。因此必须有一个数字图书馆全国中心,建立和健全全国数字图书馆使用的各种标准规范,协调规范资源库建设,解决信息数字化建设的标准化问题。根据标准,再由地区内、地区间各馆合作建库或由地区文献信息中心统一建库,各馆录用,最终达到全国的标准化。

(五)提高馆员的信息处理技术与研究人员的素质

随着信息资源概念的发展,文献信息数量和类型的增加,信息工作方式和手段的改进,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对传统纸质文献和某些缩微资料或视听资料的一般性收集、整理、组织、管理等工作,数字图书馆面临更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服务方式。例如,各种电子图书、网络信息资源、CD-ROM和其他电子资料已成为数字图书馆采访和处理的主要对象,这对于长期熟悉纸质文献的传统图书馆员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数字图书馆还会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如知识产权归属品种和复本的比例、购书经费的分配等。在书刊分类和编目工作上,馆员的技术性处理工作会迅速减少,但会被赋予需要更多知识的技能才能完成的新任务。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参与更多的信息技术工作、文献信息研究和用户研究工作。总之,现在图书馆工作者应当是信息专家和信息工程师,是信息系统的设计者,也是信息用户的导航者。鉴于此,在提升数字图书馆馆员的素质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吸收一批计算机、通讯、外语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充实图书馆人员队伍;另一方面应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计算机、英语和专业综合技能与素质,及时调整和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柯明.谈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存储技术应用 发展[J].图书馆界,2004,(6).

[2]梁平.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学 图书情报杂志,2004,(13).

第3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信息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信息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呈现差异的情况下,信息化水平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我国地区间的“数字鸿沟”现象。本文就在西部大开发的信息化中怎样缩小“数字鸿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z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全区土地面积约68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6% ; 2000年总人口3553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7. 43 %;国内生产总值16654. 32亿元,占全国的18. 63 % 。

西部地区的形成是在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条件以及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影响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实施“梯次推进”战略。由于经济基础、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的差异,逐步形成东、中、西的梯次格局。经过20多年重点发展东部的战略,东部地区的经济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加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为了缩小这种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决策。

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布相似,我国不同地区使用数字技术的程度也呈梯次分布,表现为东部沿海城市数字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中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较低。无论是实际上网人数,还是上网人数所占人口比例,东部省区都大大超过中西部地区。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这种“数字鸿沟”现象已经表现的很突出。

二、西部地区面临的“数字鸿沟”

由于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今天我们所说的“西部大开发”已不是简单的资源大开发,应当强调把信息化与西部开发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开发,必须也只有首先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信息产业,才能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 ),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受到自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状况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人文环境多样化,人口素质偏低,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城乡之间、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其它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受技术水平、经济能力影响,电脑普及率极低,因特网、电子商务更是无从谈起。东部地区在因特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都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见表1)。“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我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数字鸿沟”造成的国内分化将演化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实及趋势,会使社会不满情绪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此外,信息化和网络化加剧了旧有的阶层、种族、性别和代沟问题,产生了新的结构性失业,使社会的内在矛盾更为复杂化。

数字鸿沟不仅是“社会状态”,而且是“社会后果”和“社会问题”。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的今天,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因特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操作技术普及水平差异,造成信息资源获取能力的巨大差距(包括信息接收、生产、传递与利用等方面差距),进而影响弱势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不同人群之间因为收人、受教育水平、所处地域及种族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对因特网技术掌握和运用的差异,进而导致了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机遇、待遇不等,出现“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等问题。所以说,数字鸿沟已不只是国家间或国家内部在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的使用、电子化服务方面差别的问题,它牵扯到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信息资源多寡和资金、文化、就业、生活质量等问题,牵扯到国家或地区科技参与能力的强弱、经济的增长方式等更深层次方面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数字鸿沟将会导致的严重社会后果,把它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来考察。

位于数字鸿沟的更不幸运一方,就意味着更少的机会参与以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这种新经济中,更多的工作与计算机相关。这同时意味着获得较少的机会参与教育、培训、娱乐、购物和交流等可以在线得到的机会。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贫困者因此有双重不利。他们无法及时获取可以改善自身处境的工作信息,无缘电子商务以及寻求最低价所带来的改善福利的良机。

三、缩小“数字鸿沟”的对策

针对我国地区间存在的数字鸿沟的问题,政府已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书开篇就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消除式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对解决东西部数字鸿沟的问题,大力提升西部的信息化水平。具体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挥政府的龙头作用

政府必须充分认识“数字鸿沟”的本质、程度,加大西部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建设财力上的投人,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加大对电信资费的调整力度,把因特网和远程通信的费用降至人们能够承受的水平,向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技术知识、创建更多公共接人点,刺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加速政府上网工程,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管理社会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决定了政府是许多公共信息和部分商业信息的采集者、拥有者和使用者,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生产部门,同时也是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需求部门,因此,政府也必须适应这种网络化的趋势。实施政府上网工程,有助于提高企业实施上网工程的潜在收益。目前,我国政府掌握了80%的信息资源,而且绝大部分信息资源还没有让国民共享,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因此,加速政府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信息化的社会收益,从而促进信息技术投资。我国目前的政府上网工程仅仅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其职能仅限于信息发布,距离真正的基于服务职能的“电子政府”还差得很远,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制度障碍和人力资本障碍。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宗旨是“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西部开发的战略也应当从以“物”为中心的资源开发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这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促进资源流向能够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增长的领域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这就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人,这不仅有助于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的积累,提高西部地区利用知识促进发展的能力,同时有助于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数字鸿沟”的缩小,提高西部地区利用信息技术的机会以及扩大信息技术的需求。

2.鼓励企业的参与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因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成本也不同。落后的、偏远的、贫困的或欠发达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电信公司效益较差,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一般不高,因此,普遍服务的政策应运而生。普遍服务政策就是为了促进落后的、偏远的、贫困的或欠发达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设计一套合理的集资办法,在透明、公正的条件下,通过恰当的方式让企业为此承担一定的义务。1996年以后,美国通过这一政策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能用得起因特网。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普遍服务的政策,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加大投人,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扩建完善现有以光缆为主体的基础信息传输网的同时,加速建设新一代的高速计算机互联网,使之成为一个融语言、数据、图像为一体,超大容量、灵活高效、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宽带高速通信网,构筑满足经济与社会需要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政府在因特网市场中对学校、图书馆和一些公共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使用进行补助的政策,实施起来将会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可以采取官督民办的形式,政府出让资源给私营企业,私营企业采取一种有比较清晰产权的,有制度保障的体系来整合这种资源,给企业让度一定的利润空间。当然,私营企业愿意承担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重任其实还是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他们确信只有帮助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网络经济和社会的正式参与者”,才能拓宽公司现有的市场规模。正如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所说,“所有参与因特网革命的公司都有机会去消除这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数字鸿沟,同时它们也会最终享受到消除数字鸿沟后所带来的市场机遇。”

例如天津一家台资公司—英业达选择了甘肃一个贫痔的山乡黄羊川,帮助当地的职业中学训练网络·人才,建立自己的网站,使老师和学生都能通过互联网共享国际上的最新文化技术成果。他们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和软件生产来维持这一体系的运转。在取得初步成功以后,英业达已联合其他有志于此的台商募集资金,在西部地区选择了一千个乡“克隆”黄羊川的做法。这样的案例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总结,并且有步骤地加以推广。

3.加强科普和教育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信息化对于人们教育文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不具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背景的人们往往由于不具备起码的工作能力而被排斥在劳动市场之外,或者只能从事低收人的工作。因此,在信息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现象。

知识发展水平是影响因特网普及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可以看出,在控制了收人变量这个影响因素后,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获取知识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成为影响因特网普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化人才的发展将成为制约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普及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能够加大学校教育的投人,扩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大教育系统和国家创新体系的计算机普及和因特网接人,实施知识发展战略不仅会提高我们学校教育的质量,也提高了未来劳动者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同时,根据人才流动和聚集的效应,我们应该积极培育先进的知识创新体制,提供优惠的政策和优良的发展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相关人才并防止人才的流失。

4.增加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在WTO背景下,未来我们会越来越多地依“国际惯例”行事,全方位介人国际大市场,执行统一的“国际标准游戏规则”。所以,在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问题上,积极响应和参与国际组织为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方面的工作,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是我们的必要途径。在消除数字鸿沟方面,国际通行政策主要是竞争政策、普遍服务政策。

如今,数字鸿沟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人群对信息、技术占有程度不同造成的社会分化问题;如今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因为信息产业、信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造成的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因而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审视数字鸿沟问题,积极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与交流,无疑会对解决中国数字鸿沟问题产生积极影响。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数字鸿沟反映出我国信息和网络技术应用程度低下的同时,也折射出我国信息产品市场的巨大。我们应该善于“从数字鸿沟走向数字机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消除数字鸿沟的合力。

5.发挥自身的潜力

西部地区在借助于外部力量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潜力,要学会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创新“是数字技术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知识经济成长的基础”,学习与创新不但是个人和企业成长的源泉,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许多人也已经明白了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不能再停留在一般口号上,需要具体地展开和落实。数字鸿沟的造成首先有历史的和环境的原因,但它是学习风气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美联储的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说,“在这个技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学习越来越有必要成为一种终身的行为”。

学习是为了创造。我们也知道,要消除鸿沟、缩小差距,光靠单纯的技术引进、吸收、消化,无法彻底改变我们在数字技术及其产业化方面的落后局面,因为这些都还是外部条件,毫无疑问,外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这正如一个幼儿要学会走路需要有人帮助。然而,要真正学会走步还必须靠幼儿自己。靠我们发挥自身的潜力不断消除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

第4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多校区;数字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53-05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人口过快增长,使城市入学数量激增[1];又因社会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城市中小学“一校多区”办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成了时展的新需要。通过课题组的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地方中小学都出现了多校区办学现象,此种情况几乎都出现在城市,且是在某一地区的优质学校,示范学校,如重庆的巴蜀小学、人民小学、重庆八中、巴蜀中学等。多校区办学模式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教育差距。

多校区管理既统一又相对独立,尺度把握很重要,在目前多校区的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统一和践行难度增大。(2)团队合作精神减弱。(3)优质资源共享不够。(4)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减弱。(5)管理成本增加,费时低效。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校区管理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当今国内数字化校园的技术日趋成熟,就其多校区管理本身而言,如何利用“数字化校园”的管理优势,让多校区协调发展,是我们探究的目标。

2.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通过文献检索,目前关于“多校区管理模式”的研究较少,并大多针对的是高校的多校区管理,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管理策略和模式,常见的有集权式管理模式、分权式管理模式、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分层与归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等。数字化校园管理与传统管理比较,有其独特优势,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是多校区管理的有利手段,也是今后多校区管理的发展方向。而关于“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研究大都局限于高校或者是单校区。如:李湘海、刘淑梅等人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探讨”[2];公安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建构(陶珑.2009),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探讨(孔繁之.2010)等。常见的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有三种:一种是直管式,即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式、网管中心式、宣传部式和学校办公室式;一种是代管式,由图书馆或教务处等代管[3];还有一种是CIO式,实行CIO(Chief Inform-首席信息官)式[4]-[6]。

从上述研究情况来看,对中小学多校区管理模式的研究涉及极少,而利用数字化来进行多校区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更少。目前国内数字化校园的技术已经成熟,但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把研究的核心指向于“借助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进行多校区管理,弥补或解决中小学多校区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3.课题研究的意义

(1)多校区办学是社会发展、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扩散的必然产物,今后会越来越多,对多校区管理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解决本校的管理与质量发展的需要,也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及借鉴意义;(2)多校区办学是一种分散式布点,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能很好发挥其管理功效,提高办学质量;(3)当下均衡教育、公平教育成为教育发展与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对多校区管理的研究会缩小地方或者片区的教育差距,促进均衡教育、公平教育的实施。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开发出高效、便捷的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2)提炼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有效措施及应用策略;(3)构建城市小学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

2.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多校区的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归因;(2)开发利于多校区高效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3)探索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有效措施、策略;(4)探索及构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

3.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首先经过文献分析和调查,了解多校区办学管理的现状,及我校多校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现象背后的归因,提出解决方式,即借助数字化校园管理的优势进行多校区管理;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基本架构,开发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及应用,在应用中不断总结,并不断修改完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反复在实践中去验证,分析提炼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最后形成城市小学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三、研究结果

对该课题的研究,解决我校在跨校区管理上的时空局限,减少人力、物力成本,使我们的管理更有效、更高效,促进多校区协调发展。通过近5年的实证研究,在多校区常规管理基础上,探索并构建出本校特色的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简称七层管理模型),其模式构建如下:借助数字化校园管理功能,依托学校常规管理模式(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以数字化管理方式实现多校区的高效管理。即在核心校区(主校区)的资源统一配置、管理下,各个校区又相对独立,且各有特色,即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的管理功能,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将环境、资源、信息及管理活动全部数字化,通过校园网络这个高速通道,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从而实现多校区的数字化管理,突破管理的时空局限,提高管理效率[5]。其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结构图共七层(简称七层管理模型),自上而下,中间部分有交叉,形成管理逻辑结构图,下面从“功能应用、元素解析、环境建设、应用措施等四个方面对七层管理模型分析如下。

1.七层管理模型的功能及应用

第一层:校长是首席执行官,具有最高管理权限,是管理体系的决策人;

第二层:核心管理团队是管理CEO,直接给校长提供管理思路及策略,负责信息化管理的统筹规划,并分别与课程部、德育部、服务部、信息部衔接与沟通,深入了解课程、德育、服务的应用需求,制订相应的应用及管理策略,是管理机制与保障机制起草者;

第三层:在多校区常规管理模式中,管理团队是校长的智囊团,是学校课程、德育、服务的顶层设计者,在虚拟的数字化环境下,管理团队给核心管理团队提供应用需求分析,为顶层设计提供建议和策略,同时为下层管理部门提供理论指导,督促与检查部门应用情况,实时回传统计数据。

第四层:管理部门是具体应用执行机构,对下层的应用模块进行具体操作,总结好的应用措施提供给上层分析。管理部门与管理团队是管理的中间层,也是管理应用的核心层,两者即交叉、又并列,可直接作用于应用模块和应用对象,对上提供应用思路及决策,对下进行应用检查、督促管理。

第五层:应用模块部分直接面向应用对象,是课题研究与探索的重点,含办公、教学、教务、德育、学习、教研、科研、资源、评价、后勤等10个管理模块,涵盖学校常规管理的方方面面,怎样把这10个管理模块用好,真正发挥它的实效,才是实施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关键。

第六层:应用对象是虚拟数字化管理终端应用的执行者与作用者,师生及家长会在这个虚拟的管理环境中受益,同时也会促进这个虚拟环境中各大管理平台的应用。

第七层:基础环境是数字化校园基本架构,是底层建筑,要实施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只有上层建筑是不行的,必须得有基础设施支撑,既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平台的支撑。

2.七层管理模型元素解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七层管理模型结构图中,其基本元素只有3个如图3所示,即“人、环境、机制”。“人”是指在这个虚拟数字化环境下活动的所有“师生、管理者、家长”;“环境”是由虚拟数字化环境及基础环境组成,虚拟数字化环境是指实施数字化校园管理所需各类软件管理支撑平台;基础环境是指实施数字化管理所需的基础硬件设施、校园网络平台、基础服务等,这里主要指基础 数字校园建设;“机制”包含相应的管理机制及保障机制,管理机制是管理团队制订的管理、应用、奖励措施等,通过实践应用达成研究预期目标;保障机制是由顶层设计的相关应用制度,以及软硬件平台及虚拟环境建设所需的各种支持保障。

人、环境、机制三者是个有机的统一体,同时又相互影响,在七层管理模型中,环境是基础,是先决条件,机制是管理应用的保障,是必要条件,人是应用者和实施者,是主体,三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存在并有机协调才能发挥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效性。

3.七层管理模型环境建设

该模型的第七层是基础环境,是底层建筑,要实施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只有上层建筑是不行的,必须得有基础设施支撑,只有根基稳健,才能为上层访问、应用服务提供强有力的后台保障,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从2012年课题立项到现在,学校累计投入500多万元,用于完善多校区数字化校园基础环境建设。

(1)完善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班班通建设、网络中心建设、移动终端教室建设、功能室建设、无线网络建设等。(2)数字化校园软件校本化。学校筹资自购一套正版“综合数字校园管理系统”,并获得70%的源代码开放,学校技术人员进行二次开发,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提供了软件平台保障。

二次开发的多校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从各个管理部门实际使用出发,按需定制,分管理模块构建,针对性更强;二是减少原系统很多无关程序干扰,二次开发后使用更简单,更方便;三是定制开发系统的可移置性更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建成,实现统一接口、统一认证,实现真正意义的数字化管理。

4.七层管理模型应用措施

该模型中的第五层应用模块的实践研究,使我们的管理落到实处,并提炼出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有效应用措施,解决为了多校区在常规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表1所示。

在管理过程中,课题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应用,对以上10个模块反复进行调整修改,以满足我们管理的需求。

四、分析和讨论

1.研究成果分析

经过近5年的研究,本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达到了研究预期目标,解决了我校在多校区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难题,在区域范围内起了引领示范作用。

七层管理模型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借助数字化校园管理功能,依托学校常规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管理方式实现多校区的高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该模型把与“人+环境+机制”有机结合,线上线下的结合,数字化与问题的结合,有效实现多校区跨越时空的管理,其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移置性较好,具备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多校区学校都可借鉴,目前我校应用效果较好。具体应用效果如表2所示。

2.社会反响分析

(1)远程帮扶,引领示范。

借助课题研究成果,为12所捆绑帮扶乡镇学校远程送去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我们的优质课例,助推乡镇学校发展。

(2)经验介绍,成果分享。

课题研究经验多次在区内交流,市级平台交流2次,国家级平台交流2次。

(3)媒体报道,引领创新。

多篇研究成果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重庆日报、重庆商报、巴南日报等用大版面,对我校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4)云课堂,示范引领。

多次举办市级区级“云课堂”现场展示课,得到全国领导专家的好评。

五、反思与建议

该课题是针对我校逐年扩大办学规模,形成集团化办学后带来的管理瓶颈所提出的,目的在于解决跨校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多校区协调发展,使我们的管理更有效、更便捷,通过前期的探索,尽管取得了以上成果,但有不少问题还亟待进一步研究。

1.研究反思

(1)经费保障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每年用在数字化建设上的费用相当可观,设施设备和技术的更新需要大量资金,需要学校持续的投入。

(2)教师应用的问题。

在推进数字化管理上的应用相对比较好,而一线教学整合上还有差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意识相差很大,因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整合应用推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资源和平台不完善的问题。

多校区数字化校园管理要依赖于七层管理模型的第五层10个应用模块,但目前的多校区管理平台还不够完善,地方和国家大的资源平台正在开发以及后期衔接整合问题等都需在今后的推进研究中解决。

2.推进建议

在今后的推进深入研究中,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操作措施,分块突破。如:一是教师应用可加强培训,提高应用水平,加大奖励力度,调动积极性;二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可适当引进社会力量,校企合作;三是多与市级、国家级研究管理部门沟通衔接,寻求指导与帮助,解决学校研究力量不足等困难;或借力高校,聘请专家、顾问指导课题,增强其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谢利苹.教育公平理念下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6(1).

[2]李相海.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探讨[J].大众科技,2009(5).

[3]孔繁之.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6(7).

第5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管理模式;地区图书馆

1前言

在“互联网+”建设的背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推动下,如何建设地区公共图书馆成了当前图书馆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向。因此,本文将分析地区图书馆的功能定义、建设现状、建设思路和具体建设措施,以推动并促进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图书馆建设质量和管理效益,为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奠定好扎实的基础。

2地区公共图书馆

2.1地区公共图书馆功能定义

地区公共图书馆一般馆藏或展示本地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地域特点的资料,馆藏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类型资源,馆藏本地区用户感兴趣或所需要的各类型资源。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或促进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本地区教育建设和教育公平,加强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宣传等。地区图书馆的主体用户应该是本地区所有人员以及关心本地区和图书馆发展的有需求的各类用户。

2.2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

(1)地区图书馆建设目前,很多是以公共服务和市场经济双重标准引导并建设。双重标准建设导致图书馆建设不伦不类,两边都没有建设好,且远离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义。(2)地区公共图书馆资源馆藏有限,建设力度较小,投入较少,难以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服务,没有体现出是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和社会价值。(3)地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相对落后,网络化图书馆建设滞后。相对于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已有点节拍不合。(4)地区公共图书馆馆藏地方特色资源或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的资源不够,表现在建设力度不够,建设投入较小,没有形成和政府公共部门的联手打造特色文化的效应,更没有形成和地区众多事业单位和高校联手开展特色图书馆的建设。

2.3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思路

(1)加大自身建设力度,加强文档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建设,能让地区公共图书馆体现出价值和功能。(2)实现图书管理部门和政府其他文体单位,并联手地方高校和该行业国内外专家进行馆藏特色资源的建设,实现地方公共图书馆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并体现文化的传承和建设。(3)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和数字化建设,重视数字化电子资源的建设,适应当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建设的趋势和用户的需求。

3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出路

3.1加强数字化与网络化建设

地区公共图书馆相对国家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化建设和数字资源建设方面还有有待加强。地区公共图书馆作为非盈利的公共服务机构,在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展示当地文化和社会面貌为出发点,强化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为目标,采用物联网/传感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互联网+”背景下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用,人们越来越通过智能终端,时时跨区域获取数字资源或服务,希望得到的是高质量的主动推送式的服务结果,直接在智能终端中查看并进行处理。因此,将传统的资源转化为电子资源,方便了读者的节约与处理,让资源更加普遍深入到用户的手中,更大地发挥图书资源的价值。

3.2突出地方图书馆特色与主题

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应该与当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历史文化和地理资源等主题相密切。因为这些体现了当地建设和发展与之相关联的重大问题,所有建设的思路也是围绕这方面开展。作为地方公共图书馆,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该在这方面提供智力支持或资源支持。如何建设地方公共图书馆的特色与主题资源建设呢?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工作:(1)开展特色资源购买建设工作;(2)开展地方特色或主题资料建设工作,可以结合高校图书馆和政府不同角色参与的图书馆藏特色与主题资源的建设工作;(3)地方政府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合作研究和探讨交流。充分发挥地方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中的功能和价值。

3.3与高校图书资源共建共享

地方各级高校在图书馆藏资源,书本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和方向上,都投入了较大的财力和精力。不论是在馆藏资源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较大的馆藏优势。将各级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应该在一定的合理使用权限的基础上,和地方公共图书馆实现资源共同建设,资源共同管理,资源共同享用。将高校专业知识图书可用于除高校师生外的社会用户访问,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增加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建设的额能力,同时提高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使用效益。同时高校师生也可以对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参阅使用,对高校的图书资源也是一种促进。在资源共建共享层面上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图书馆可以本着共同建设、相互促进的思想,发挥自身图书资源建设的优势和特长,相互补充。通过共建共享方式,发挥地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的功能,同时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地方建设的思想。

3.4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移动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替代,而是有机结合和补充。它打破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界限,拓展了图书服务的延伸,当然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数字化网络化的移动图书馆,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必然发展。移动图书馆不仅仅拓展了图书资源的空时服务范围并提高了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时时的服务,让图书资源真的能深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实现了图书电子资源的价值,对人的学习、发展和促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4结语

第6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数字鸿沟现状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的产业格局以及全球化分工逐渐分明,不均衡发展造成的数字鸿沟问题逐步凸现,引起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称信息鸿沟,它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一、数字鸿沟现状

从国际范围来看,根据联合国2003年的一项调查报告,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5%,却占了整个因特网用户的88%。在南亚,尽管总人口是世界人口的近五分之一,网民人数却不到1%;另外,电话拥有率还不及20%,而纽约市拥有的电话用户超过了整个非洲大陆的数量;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

以中国为例,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目前面临的“数字鸿沟”包括三个方面:中国与世界、中国各地区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从中国与世界的比较来说,中国已经成为“数字贫困”国家;从国内各地区的比较来看,东部地区有一定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基本上成为了“数字赤贫”地区;从城乡的比较来看,农村地区完全成为了“数字边缘化”地区。

国内地区之间及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中国是一个地区因特网普及水平极不平衡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照信息化指数,北京、上海的信息化指数在70以上,属于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而甘肃、贵州、云南和的信息化指数在19以下,属于信息化水平最低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在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人均电信业务指数、人均报纸订阅指数等具体指标方面,都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二、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数字鸿沟”的原因有多层,其中它的根源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第一,目前中国政府掌握了80%的信息资源,而绝大部分信息资源还没有让公开共享,使这些信息资源基本上处于搁置状态,并没有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而且中国的政府网上工程仅处于初级阶段,其职能仅限于信息,所以我国真正实现“电子政务”势在必行。

第二,造成我国企业信息化滞后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信息技术的总体应用水平较低;对于信息化的投入力度较小,我国企业累计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只占总投入的0.22%;企业缺乏综合型人才,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及支撑配套环境尚未形成。

第三,人们意识的薄弱。关于信息化的作用人们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是认为信息化是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一大机遇,因特网的到来提供了一条共同的起跑线。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第四,信息技术落后,就目前状态看,中国的信息产业主要还处在“气球产业”状态,即贸易量很大,自有技术含量小,象气球,用微力就可抛起,但落地无坑、一碰就破。

三、如何缩小“数字鸿沟”

第一,在填平“数字鸿沟”方面,政府必须起龙头带动作用,因为政府是一国全部社会活动的中心和核心调节力量,只有政府充分实现了信息化,才能直接带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也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建设加速前进,从而使“数字鸿沟”迅速填平。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政务工程将成为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和国内信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最终填平国内“数字鸿沟”的龙头。

第二,电信企业始终致力于加快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推动国内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流通等各个流程,企业也必须认识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善于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人才,实现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作业流、信息流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企业制度的现代化。

第三,提高意识,加强教育与普及,提高国民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配合政府完成信息化的建设,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积极开展信息化人才教育和培训。

第四,加强高新技术建设。高新技术尤其是移动通信、互联网、个人电脑以及宽带接入技术是实现信息化,缩小“数字鸿沟”的技术基础与支柱,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7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数字城市;概念;发展现状;问题;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264-02

一、数字城市的概述

“数字城市”的设想最早由已故的王之卓院士提出,直到美国前副总统戈尔(Gore)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举行的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上,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提出“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战略构想”才被社会广泛认识和了解。

从功能上讲,数字城市是一个将城市和城市外空间连在一起的虚拟空间,它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其他城市信息相结合并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远程用户访问。虚拟空间涵盖这座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社会和居民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信息。

从技术上讲,“数字城市”的概念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狭义的“数字城市”概念是指: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实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立空间基础设施并在其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二、数字城市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发展现状

1994年,美国颁布了总统行政令实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ational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NSDI)计划,正式在美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中开展直接协调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和管理的活动。随后其他西方国家大多成立了针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管理的相应机构,础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数字城市建设。德国的Rostock Stuttgat大学建立了模型系统,具有对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查询、分析和显示功能;新加坡首次提出了“智能城市”的设想,并正在积极建设中;日本已建成一批“智能化生活小区(数字社区)”的示范工程,日本电信与京都大学、Stanford大学合作致力开发网上虚拟京都;新加坡在“智能岛”的建设中提出了IT2000的概念,专门成立了一个国家计算机委员会,并制定了发展战略。

国外数字城市建设是伴随着GIS技术应用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GIS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60-1989)、基础地理信息化建设时期(1990-1998)、行业应用信息系统研究与建设时期(1994-2001)以及“面向需求”的综合研究与建设时期(2001至今)。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到达第四阶段。当然,也有很多国家还处在基础技术系统建构的初级阶段。

(二)国内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城市起步较晚,从国内数字城市发展阶段的状况来看,我国处于四个阶段并举的局面。相对而言,通讯基础设施的进展速度比较快,政府和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进展比较缓慢,且水平参差不齐;政府、企业互联互通刚刚起步、企业信息间的互联互通更需发展和提高。以政府网站为例,比之全国3、4万个市、县、镇政府的总量来说,现已上网的不足3000个政府网站仅占到10%还少。

三、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信息化主管部门并不统一,既有较正规的专业主管部门(如信息产业局、信息办、信息中心等),也有将现有部门(如发改委、科委、建委等)的职能扩展,兼管数字城市的建设 ,又出现了国家各部委的行业纵向网络和地方政府网络系统、政府各部门网络和企事业单位网络以及各大电信运营商网络系统之间的相互分割或重叠,由于数字城市规模庞大,具体组成项目的管理权限和资金来源各不相同,造成政府对于数字城市的统一规划难以顺利实施,存在多头管理和建设的条块分割状态,难以最有效地集中资源进行数字城市的建设,出现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基础项目建设中的“软”、“硬”失衡现象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不顾自身发展状况和特点,不对本单位内部管理或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整合及再造, 盲目的投入巨资购置大量的软硬件设备,追求尽快建成宽带网络和形形的网站,而忽视了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转化与利用等大型信息资源库的基础建设工作,致使耗费巨资建设的各种网络和网站因为缺少可以运行的信息内容而成为“裸网”,导致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形同虚设,长期无法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造成巨大的投资浪费。

(三)欠缺统一的标准

目前各地的数字城市建设基本按照各地的情况自行规划,虽然国家有关部委也出台过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但由于数字城市所涉及的关键技术信息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导致数字城市的理论研究和标准建设工作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这个问题的存在,直接导致数字城市各组成模块之间存在数据格式不统一,对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国内相关的基础软件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整体效率低下,间接影响了市场力量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造成数字城市基本以政府需求为导向,前期投入和维护基本以政府投入为主,难以实现数字城市沟通全社会和为民所用的目标,同时给财政带来了相当沉重的负担。

(四)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信息孤岛

我国数字城市的信息资源共享状况不容乐观,横向和纵向上同时存在两类“信息孤岛”:各个城市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愿望很强烈,但是缺乏相互协作机制,各城市基本上是独立地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也相对较低,难以实现全省、全国共享,甚至不能实现本市各单位之间的共享,形成横向的“信息孤岛”;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计划、财税、金融、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公安、工商、海关等行业主管部门建设了大量面向行业内部的纵向信息网络系统,这些系统不仅相互独立、相互屏蔽,而且受到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制约,和各城市之间缺乏基本的共享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使价值极高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被束之高阁,形成了纵向的“信息孤岛”。因此,各种“信息孤岛”的存在是对数字城市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是数字城市建设长远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四、建设数字城市的建议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弄清数字城市的内涵

对于数字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必须通过深入学习,正确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了解其特点、本质以及所涉及的内容,不能想当然地套用像“卫生城市”一类的概念来理解“数字城市”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把数字城市和网站划等号。尽管数字城市的建设有相应的立项、审批和监督程序,但是决策者对数字城市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规模、水平和效果。对于那些数字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不仅要熟悉本部门所承担的数字城市建设的工作内容,还应了解整个数字城市建设的全局规划,在数字城市产业链中明确自身的定位,与其他环节之间的关联,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

(二)统筹规划,分布实施,加强监督与管理

数字城市的建设一定要由政策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和现有条件做出统一规划,制定合理的战略计划,按照计划分布实施,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政府还应该完善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管职能,统筹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成果,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对于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信息孤岛,首先要从制度上消除其“私有性”,制定信息共享的政策法规,然后从技术上制定统一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以实现MIS、OA的互连、互通、互动,真正做到无缝链接。

(三)依靠市场运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

在政府投资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多元化投入,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和鼓励企业积极地参与,调动政府、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协调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协同工作。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和引导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多形式运营,建立创业联合投资网络,逐步形成市场化、国际化的投融资机制,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对信息化工程和项目的商业性开发。政府还应合理引导信息消费,积极培育和不断扩大信息消费市场,使企业看到数字城市的美好前景,积极主动投身于数字城市的建设。通过依靠政府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当全面建设数字城市的条件还不成熟时,不必盲目跟进,仓促上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实力,采取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策略,分步实施,可以先建立一些部门信息网站,逐步增加GIS、GPS、RS等技术成分,同时加紧进行基础地理信息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设施、金融服务设施、安全应急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工作。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网上政务、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等工作,通过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促进数字城市的建设,提高数字城市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等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五、结束语

数字城市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力共建,多学科跨专业的融合,促进其最广泛的社会应用,这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国家测绘局正是基于这个前提提出了开放、灵活、科学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模式。它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大众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要,还可以不断试验,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及决策支持,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效率,以及整体性的解决城市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1世纪城市的发展将为数字城市的发展提供十分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将给城市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管理和应用服务带来新的挑战。现在数字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极大的阻碍和制约了数字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导致了建设的低效以及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王要武、郭红领、杨洪涛.我国数字城市见者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公共管理学报,2004,(05).

[2]张大朋.我国数字城市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方法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3]王宏伟.浅谈数字城市建设[J].科协论坛,2009,(07).

[4]廖鲁海、谢霞.关于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J]情报杂志.2004,(5).

[5]谢明.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工程论坛,2005,(14).

第8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信息资源;数字资源;信息保存;协同保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4-86-3

Abstract:In the formation and long-term construction process, Zhengzhou airport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xperimentation area will undoubtedly form a large number of digital resources. How to implement a long-term preservation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more economically and effectively? This is the premise and basis of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is paper stands the viewpoi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experimental area,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ion, studied the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v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d analyzed comparativel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inally, discussed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the collaborative preserva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experimental zone.

Keywords:information resources; digital resources; 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collaborative preservation; Zhengzhou airport comprehensive economic experimental zone

国务院于2012年11月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实验区”)。2013年3月,实验区成为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特别规划区[1]。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把信息化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验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智慧交通、数字化港区建设为基础,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实验区建设以及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形成大量的数字资源,并实施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战略。

1 数字资源协同保存

1.1 数字资源特点

目前,数字资源已经成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软资源。如何采用有效的策略解决数字资源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是各国研究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数字资源是经过数字信息处理(即融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而形成的以计算机二进制形式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存取、及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2]。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它具有对设备具有依赖性、不安全性、不稳定性、载体脆弱性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使得其长期保存工作任重而道远。能否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且经济实用的模式机制来保存数字资源,是对其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所在。

1.2 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必要性

实验区建设紧紧围绕郭庚茂书记“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要求,统筹软硬件建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实验区建设全面提速,吸引力、带动力、影响力持续增强。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形成,已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初具雏形,对全省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以智能终端为先导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对全省产业优化升级的引领作用开始显现[3]。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是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长期保存及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和活动,涉及多个主体机构,整合多方力量与优势,以保障用户在未来能够对数字资源进行访问、利用与进一步开发,并能够为目前的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4]。实验区在形成及以后长期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并将持续产生大量对实验区建设有重要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电子、声像、照片、实物、图书、资料等数字资源,并实施长期数字资源保存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国内外数字资源协同保存实证调研分析

2.1 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数字资源保存机构基于开放文件信息系统参考模型,开发设计了一系列的开源信息保存系统,如开源系统Fedora、Dspace等,能够依据用户自身的特点以及其长期保存的需求,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及扩展,能够为这些保存机构的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提供技术基础[5]。如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项目LOCKSS(Lots of copies keep stuff safe),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主持的资源长期保存项目,该项目的LOCK系统是一个基于Java技术的开放性源码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其点对点(peer-to-peer)分布式的长期保存策略比较有特点,该项目能够为整个信息资源供应链上的生产机构、出版商、发行商、保存机构以及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项目提供很有成效的协作平台,也已经成为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长期保存应用解决方案。

2.2 国内研究现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研究在对国外成果的引进、介绍和分析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从实践角度来看,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实证层面的研究仍是制约我国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一根软肋。我国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还不完善,并且至今仍未发现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机制的全面研究。通过此部分对国外数字资源研究现状的成果分析,以及对美国著名的数字信息资源长期协同保存项目LOCKSS的实证研究,同时依据实验区建设和实践的现状,将会为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问题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带来许多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3 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模式分析

目前若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对数字资源进行保存,结果只能是与既定目标相去甚远。为了确保大范围内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及有效利用,多个领域组织机构,如政府、图书馆、档案馆、IT技术生产商等,携手并肩、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联合性质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模式,我们称之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

由于目前我们身处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不同领域都需要协作来完成工作内容。对于全球性的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活动,都注重其跨行业、跨领域的协作。因此,这些协作有侧重于协同存储主体的、侧重于协同内容的、侧重于地域范围的,在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过程中,对于涉及不同的保存组织机构应该对于协同方式没有单一、固定的形式,更多的是在具体的协同过程中采用多种、交叉混合的协同保存方式。

4 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策略

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是为应对数字资源的不稳定性、确保数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而采取的必要措施。通过学习国外数字资源保存与开发方面的经验,依据实验区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策略。

4.1 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模式

一个创新、高效的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模式,势必要做到规范化和有序化。

4.1.1 协同保存项目的组织者。在一个比较成熟的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的项目模式中,组织者是联系和控制各组成要素的领导者,其下各个部门应该分工明确且各尽所能。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项目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实验区数字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委员会,统筹各组织要素,如项目的资金往来、资源获取、资源呈现等,“大处规划,小处着眼”,进行合理分工与项目评估。组织者作为整个项目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不仅是管理活动的“指挥棒”,也是组织行动的“风向标”。

4.1.2 协同保存项目的合作者。合作是基于共同目标,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联合,旨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而合作者,就是参与其中的成员。只要有利于开展项目工作的合作形式都是可以存在的,实验区涉及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的若干市县,在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过程中,要主动与周边地区政府部门协商合作,可以通过实验区数字资源保存项目委员会共商相关事宜,共同做好建立实验区数字资源库的各项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要协调好各合作者之间的工作任务,在合作过程中任何一方都要切忌大包大揽、忌职责不清,合理分工、协调配合是最大限度发挥“协同力量”的关键。

4.1.3 协同保存项目的第三方保存。数字资源的第三方保存,类似于证券交易活动中商业银行所提供的“第三方存管”业务。委托第三方保存是比较适合的数字保存模式,第三方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为其有效保存数字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三方保存有助于弥补数据生产者、使用者保存数字资源的能力缺陷和技术不足,更重要的是在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建立可靠的信任机制。换言之,这种模式使得数字资源存储更放心、获取更省心、也减少了用户利用资源不必要的担心。因此,在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机制中,第三方保存也不失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方法。

4.2 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管理体系

在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工作中,应该学习国外发达国家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经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系。任何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的推行与实施,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显然在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管理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数字资源协同保存工作中,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高瞻远瞩、统筹规划,也要躬行实践、扎实落实。政策、财政方面的支持,必然是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战略有效实施、发挥作用的不二法门。

4.3 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保障机制

4.3.1 法律保障。由于数字资源的特性,知识产权问题是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主要障碍问题之一,针对不同风险类型、不同载体以及不同数据格式的资源能够分别描述及规定,对数字资源保存机构的角色、功能、责任与义务能够规定清晰,保存机构在版权资源恶化、损坏或丢失之前,能够采取主动的保存措施,如果出现不可避免地损失,保存机构要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4.3.2 技术保障。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技术方面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数字资源遭受篡改和破坏的技术措施,二是要保障数字资源的长期真实性和可获得性的技术措施,可以采取复合的信息资源安全技术,如实时数据备份技术、数据恢复技术、数据保密、数字签名、主动防御技术、权限管理技术、认证机制等技术手段,共同来保障数字协同保存资源的安全性。如采用最新的云存储技术,能够充分应用到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流程中,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库,建设实验区大数据云存储中心,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4.3.3 标准保障。在数字资源协同保存过程中,标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保证数字资源保存各环节互操作的基础,贯穿于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涉及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信息描述、不同类型资源长期保存的元数据、数字资源标识、数据格式、资源互操作、存储技术规范等。从实验区数字资源整体建设角度分析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标准体系,基于国际、国家标准体系,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能够最终制定地区性、行业性的标准并能够运用到实验区的项目建设中去。

上述三大保障机制并行,方可确保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的顺利实施。

4.4 构建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评估体系

实验区数字资源协同保存评估体系,是一个涉及多种评估指标的有机整体,从数字资源协同保存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内容方面,主要是评估数字资源的全面性与可用性;结构方面,评估数字资源在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方面是否完整无缺损;管理方面,评估数字资源协同保存是否具备可利用性、可行性、可识别性以及存储系统的可靠性等;安全方面,评估数字资源是否安全、不易遭受攻击和篡改等。

5 结语

实验区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成就,产生了大量数字资源,这正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长期有效保存。同时,我们应意识到,数字资源保存的最终目的不单纯是保存,而是开发。保存是手段,开发与利用才是最终目的。从长期战略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资本,实验区数字资源保存也已经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保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黄雏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7):68-70.

[2] 李伟超.数字资源长期协同保存问题研究[J].创新科技,2013(7):58-59.

第9篇:社区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数据

自2015年正式提出“互联网+”以来,我国先后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智能+”(2019年)和新基建(2020年)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逐步迈入了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驱动要素发生了重大改变[1]。这为占全国人口68%、国土面积占90%、GDP占41%(2019年)的国民经济基本单元[2]———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多重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新时代、新形势、新趋势下,推动数字经济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县域经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创新发展步伐,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一)新的经济发展体系给县域经济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随着“新基建”的大力建设与推进,以5G、AI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催生了新的经济发展体系:1.市场资源配置出现新要素。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携同算法、算力共同赋能物理世界(主要是机器),物理世界将替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人类将进入“数字生产力”新经济时代。2.竞争要素和机制出现新规则。竞争要素已由传统的资源、产品、技术、服务等过渡到生态圈体系竞争时代,市场竞争要素资源将向数字经济体系无限集中,将改写商业经济竞争的规则,传统经济管理被强中心、共生化、无边界、自驱动的数字经济全方位取代。3.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传统经济形态将与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建立起高度耦合“数字联姻”关系,传统组织、物理世界将在数字化进程中进化出“智能生产力”、“智能生产关系”及“智能产出”的新型经济关系,传统经济的智能数字化转型将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并产出新型智能产品,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给县域经济带来全方位的机遇和变革[3]。

(二)县域经济统计和核算面临重大调整和冲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创新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表现形式,创造出了诸如共享经济、共享知识等新型产品、新型消费和新型收益的综合经济形态和数字化产品。而现有宏观统计体系已经无法完全对具有跨界融合、免费服务、动态创新等特征数字和被数字化提升的产品与活动所带来的增加值进行准确的捕捉和计量[4],这对我国传统统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系提出新的重大挑战,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体系面临重大调整[5]。而县域在数字技术、数据积累与规范、新产业规模与集聚能力等方面与市域城市或发达区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对新型统计与核算体系的完善、实施和推广,县域经济发展的数量与质量都将面临不利的局面。

二、数字经济时代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生产要素运用不足及固化依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先后交替及转换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推动县域经济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型发展。但由于不同县域发展水平和条件的差异,传统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诸多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木桶效应”现象。同时许多县域对传统生产要素产生了“刚性”依赖,这严重束和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劳动力红利逐渐消失、资本门槛逐年提高、环保标准日益提高等一系列发展条件的变化,传统要素驱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下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两难选择。

(二)数据要素发展积累和沉淀不够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许多县域先后推动诸如智慧县域、数字县域、数字政府等的建设,除了在物流、交通、基础配套等数字化硬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外,还将线上线下数字化产品市场的触角伸向了偏远的乡村,网上购物、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数字化场景进入并深刻影响县域人们的日常生活。县域数字化建设及数字化产品催生了海量的数据,但相比需求相对规范、采集技术成熟、应用场景系统、渠道兼容较好的一、二线及中心城市来说,由于应用需求、采集技术、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县域内绝大多数的海量数据呈现碎片化、无序化、失联化的特点,处于“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无处可用”的“流浪”状态,规范、有序、标准的数据积累和沉淀明显不够,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先天不足。

(三)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系统性不足数字经济的本质是以数据流动的智能化来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消费端和供给端的高效协同和精准匹配。但目前我国县域经济供给端与消费端存在明显的失衡和不匹配:在消费端来说,县域经济范围内拥有较大规模的网购人群和网络零售、快捷便利的快递物流及移动支付体系;但在供给端来说,县域普遍存在全球知名品牌缺乏、精准营销不足、产品定位不准、数据驱动产品不足、数字化制造能力偏低、柔性生产和定制化生产能力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新型经济形态发展的内生动力及韧性严重不足。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理念与思维“误区”1.认知误区。数字经济要求县域治理进行创新和适应、跨越不同领域技术、传统创新方式等诸多改变和适应,因此普遍存在害怕、惶恐、抵触、轻视的倾向和情绪,对数字经济的本质、趋势、应用等认知不足。2.思维误区。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现实情境双重因素影响,出现了一方面轻视数字经济的引领创新作用,而另一方面则认为领数字经济无所不能的两种极端思维。3.实践误区。在推动数字经济过程中,县域政府普遍存在过于追求国际前沿水准、打造大型新型商业生态而普通民众却对发展数字经济“孤陋寡闻”、参与度较低的不对称情境。同时许多县域过于谋求县域范围内全方位的智能发展,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特色与差异,缺少问题导向的思维转变。

三、数字经济时展县域经济的途径与方法

(一)解放思想,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理念与思维创新1.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是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和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因此县域数字经济发展要树立人本理念、惠民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所有的智能产业、技术、产品等均要以县域内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并服务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扶贫攻坚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发展大局。2.坚持问题导向。不同县域的发展均有其自身优势和不足,推动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县域面临的痛点和难题,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方法予以解决,谨防“两张皮”现象再现。3.创新县域管理方式。推动县域管理从传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思维向多元包容的管理方式改进,关注用户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满足并达成县域管理过程中多方的利益需求,实现共赢共享。4.树立全生态思维。在推动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要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营造数字转型环境、完善数字化积累等多个方面构建数字智能产业生态体系。

(二)确立数据要素引领地位,联动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发展1.确立数据要素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要素,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全要素中的关键要素。县域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把数据要素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确立其在全要素中的主体与引领地位。用数据思维深度拓展、挖掘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领域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制定完善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和制度,做好县域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2.发挥数据要素的创新带动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生产、发展、应用或挖掘不足的问题,运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生产要素所涉及的行业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提升,推动对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等的创新运用、升级和发展,以解决和释放传统生产要素的发挥不足等问题,促进传统产业的数字、智能化转型步伐;同时构建以数据要素引领驱动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新型五要素有机融合的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新函数和新逻辑,推动新型五要素的有机整合与高度融合,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策略思维与细节的完美结合,有效帮您减少试错成本

策略思维与细节的完美结合,有效帮您减少试错成本

立即与安优联系,开启网站设计全新体验

立即与安优联系,开启网站设计全新体验

立即与安优联系
开启网站设计全新体验

立即与安优联系
开启网站设计全新体验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

返回顶部

品质设计 用心服务

  • 12年+定制经验

  • 600+客户选择

  • 高效售后保障

7*24小时服务热线